氣候變遷或極端環境災害帶來的衝擊,不僅是一次性損失,後續長期復原過程中對於社會、經濟結構性的影響,是更大的成本。受災的地區,往往會反覆受災,因此以「韌性」思維來迎接氣候變遷挑戰將越發重要。何謂韌性?根據朗文辭點定義有二:
區域氣候與環境一旦變遷了,對於當地農民的影響有:調整老祖宗傳下來的農事曆(例如播種期等)、由水稻轉作旱稻或雜糧時、學習新農作知識、花錢把田地、圳路整理成適合新作物的狀態、購買多年新作物種子、找到新作物的穩定銷售通路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我們的思維已經開始從災難預防到災難應變了,還是有預防的成份,但是不是災難不發生,而是災難發生後該怎麼辦?
土壤及地下水,及水資源相關對策:
「韌性城市」與「環境經濟學」有何關係?何以相提並論?那是因為糧食、能源、水、氣候變遷、人口壓力、都市化等因素,彼此交互 (Nexus) 影響,產生經濟學上的指標 (Index) 波動,造成很多不平衡 (Equilibrium) 的現象發生。除了局部的變化,也有廣域的交織關係:農業消耗全世界 7 成水資源、火力與核能發電的反應器皆需大量冷卻水、目前歐美超過 4 成水資源都用於產製能源等。我們把這門學問叫作「Food, Energy, and Water Nexus」,簡稱「FEW Nexus」,旨在於對糧食-能源-水鏈結進行整體思考,以提出全面且綜合之解決方案。